兩岸車流停不住 返鄉已過萬重山 104縣道
104縣道地圖
104縣道資料:
行政區:台北縣三重市、台北市萬華區
起點:台北縣三重市三和路三段/重陽路四段口
終點: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衡陽路/寶慶路/中華路一段口
里程數:5.100km
寬度:15~32m
車道分配:雙向4~6車道,單向3車道(成都路)
行經道路:台北縣三重市重陽路四三二一段-重新路四段-成功路-中興橋-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
為了台北市段的短短單行道,整條縣道以逆樁拍攝。從終點的中華路口出發,沿著成都路,穿越西門町的最核心,這裡是過去台北最熱鬧的地方;如今雖然發展向東而行,但這裡依舊是不同年代年輕人的共同回憶;此外,這裡依舊是台北縣公車喜歡挑選的轉乘中心,很多北縣來的公車都會以西門站作為連接捷運的選擇。不過這轉乘中心的任務在新蘆線完工後將會開始受到挑戰,未來公車可能減班、停駛,或是不再經過此地時,能否維持這樣的榮景,還有待觀察。在這條縣道沿線有三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一個是西門紅樓,而紅樓的對面為誠品116,也是30年前攝影師和觀光客最喜歡取景,以代表台北的商業大樓之一。往前走到中興橋前的西門國小,則是全台北市第一座有游泳池的國小,旁邊則是引領電影文化的國賓戲院。此外值得慶幸的是,中段的CD81在荒廢數年之後變成了KTV。這段成都路因為交通政策,改成了東向西之單行道,也讓往台北之公車必須要繞道內江街或貴陽街,筆者認為是可以擠成雙向各二車道,讓公車不用繞行,徒增時間成本。
漢中街派出所+西門紅樓
誠品116
成都路/中華路一段/寶慶路/衡陽路口 台三線 此地為104縣道實際終點
成都路/漢中街口
成都路
成都路/西寧南路口
CD81 星聚點KTV
成都路/昆明街口
國賓戲院
西門國小
成都路
成都路/康定路口
過了康定路口之後,成都路之寬度增加一倍,以利中興橋之開闢。成都路在通過康定路口之後,下方道路沿線皆為住宅大樓,環河南路端則有可以看河景的酒店。往上走則進入橋之主體,這裡也是104縣道目前的養護終點所在地,而官方網站的資料也是以此為終點。不過里程數可就恐怖了,剛好是4.444KM,搭配104,這麼多個四...顆顆,正好呼應這中興橋的災難史。中興橋是在民國47年完工通車,是當年遠東及台灣第一座預力混凝土大橋,亦為台灣光復後完成的第二座大橋,以紓解台北橋日益增加的車流量。不過這座橋在民國75年發生了橋樑斷裂之情況,因此政府下令改建,並於77年完工通車。通車後的中興橋有雙向六汽車+二機車道的規模,不過和重陽橋一樣,在寬度不足的情況下,機車道必須以環河南路來進出。隨著兩邊環快之竣工,之後也陸續增建了許多匝道,使其看起來像是八爪章魚般的伸向兩端。
中興橋 萬華端
中興大橋
成都路/雅江街口
豪景大酒店
成都路/環河南路口
這三張圖證明 中興橋往環南之匝道是繞著住宅半圈
養護起點
近看養護起點
中興橋
中興橋
4k
往縣側環快之引道
3.5k
縣側環快+機場捷運
中興橋 成功路/環河南路口
中興橋三重端
下橋之後,所承接的是三重最寬闊的成功路,這條路之開闢屬於過渡車流之性質,沿線則以大樓為主,在寬度的條件何宜之下,沿線有為數不少的超高樓,構成南三重美麗的天際線。在通過集成路口之後,很快的來到重新橋下,和台一甲線開始共線。台一甲線當年是三重市境內的舊省道,104縣道右轉,和本省道來個逆向共線。這段共線約450m,很快的就在重陽路口分出,各奔東西。
3k
成功路/集成路口
成功路/簡仔畬街口
成功路
成功路/重新路四段口 左邊往重新橋
2.5k
重新路四段
重新大橋
重新路四段
13個指標 科科
台一甲線/104縣
道 共線終點
重陽路一段/重新路四段/捷運路口
重陽路一段/重新路四段/捷運路口
從重陽路開始,沿線都是以30m寬之路段向北而行。重陽路一到二段大致以住宅區為主,沿線以稅捐稽徵處為比較醒目之地標。其中二段只有從中山路到中正北路,這段路只有約200m,能和這"段"路比短的,筆者所知是板橋的雙十路一段,同樣是從縣民大道到萬板路之間。
2k
重陽路一段
重陽路一段/三陽路口
重陽路一段/新生街口
重陽路一段/興華街口
1.5k
重陽路一段+二段/過圳街/中山路口 台一線和特一號高架道路 左轉往桃園新莊 右轉往台北
重陽路二段/過圳街口
重陽路二段+三段/中正北路口 108縣道 左轉往五股 右轉往忠孝橋
不過從三段開始,對於三重人來說,正是一條返鄉,卻也是返家之路。在板橋客運站尚未搭建之前,台北縣最大的客運站是以重陽路為中心之國道客運。這段路沒有政府規劃,完全是由各家業 者基於歷史因素、習慣和市場來自然形成的國道客運大街。三段的前半段是整條縣道比較空曠的路段,左邊是中古汽車一條街,後方則是即將搬遷的魚市場。右邊則是明志國中和修德國小,兩所三重很有歷史的國中小。而明志國中目前也安裝空氣品質菜寮測站,取其這一帶過去因種菜而轉變為地名之菜寮。過了力行路口之後,住宅又自動向兩邊靠攏,不過車流量卻也一路增加,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離三重交流道距離越來越近。重陽路四段更是因為離三重交流道只有幾百米之遙,因此成了許多客運業者設站的首選,但也讓這一帶的交通經常被國道客運所擾。有意思的是,重陽路三四段國道客運雖然不少,不過公車路線卻沒有很多,反而讓這裡搭國道客運比搭公車還要快,算不算是另類奇蹟呢。隨著三重交流道的到來,104縣道也劃下句點,起點設在這裡似乎就是命中註定要和交流道在一起。
重陽路三段 右邊為明志國中
通學步道
1k
重陽路三段/力行路一段 北67鄉道 右邊為修德國小
重陽路三段/安慶街
0.5k
重陽路三段+四段/自強路一段+二段口
重陽路四段/大智街/六張街口
左六張街 右大智街
重陽路四段/忠孝路一段/正義北路口
0k
養護終點
重陽路四段/三和路三段口 103縣道 左轉往蘆洲 右轉往台北
台北/首都客運大本營
三重交流道 空氣品質交通測站
通過三和路口之後,就上三重交流道,踏上那返鄉之路了。這樣返鄉的戲碼雖然現在已經被很多條管道可以取代,特別是捷運新蘆線通車之後,重陽路上的國道客運可能會逐步降低,但這段另類的歷史記憶,將永久傳下去,故事也將一直寫下去,讓下一代去寫出屬於下一代的打拼故事,光榮返鄉。
1979 The Dragon,The Hero 雜家高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