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路萬段之105縣道舊線
105縣道舊路地圖1
接著來比照網友anddy111的繪製圖
以及公路總局之舊地圖
台北縣是近年來人口移入最多的行政區,而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地方的縣道或鄉道舊線,輕則改道、拓寬,重則已經埋入了許多大樓建築之下,痕跡被清除的一乾二淨。其中位於林口的105縣道,更是在林口新市鎮開發之後,被切割的碎路萬段,很多地方不是變成了新市鎮下的小巷弄,就是已經變成了建築用地。
105縣道從林口鄉爬上來,經過一段工廠為主的山間道路之後,從第一個路口中華路開始左轉,在改道之後開啟了該縣道一路康莊大道的過程。但在這之前,從中華路到文化一路之間的舊路,除了中間有一小段變成竹林一路和中北二街外,其他路段均已經變成了住宅用地,消失在林口台地的紅土之中。
竹林一路
相對於這一段被切了兩段,林口市區這一段就保存的很完整,林口路大致維持著八零年代以前的舊路風貌,而且還有雙向各一車道的水準。短暫經過林口路後右轉較為狹小的竹林路,再切入寬度不窄之佳林路,雖然是舊路但實際上已經比照林口新市鎮的開發,因此走在這裡尚稱寬敞。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林口鄉境內縣道過於雜亂,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舊路的指示牌,在縣道改道之後依舊存在。
林口路
錯誤指標...
林口路/竹林路/寶林路口 此路口也和106縣道之舊路交叉
竹林路
竹林路/佳林路口
佳林路 右手邊還有舊線唯一的里程牌 12k
佳林路/中山路口
佳林路/中正路口 此路口和108縣道舊線共線
永善寺
離開寬大的佳林路後,馬上又縮回了原本雙向八米的標準舊線寬度。這一段中正路乃和108縣道舊線共線,而108縣道過去乃通往蘆竹之路徑,如今命運也隨著新市鎮之開發,很多道路也埋入了紅土之中。中正路的尾巴因為別墅之開發而被迫轉了個彎,但指示牌依舊存在,可以證明當年中正路之末端是有因為建築開發而改道。
中正路/信義路口
中正路
這棟別墅就座落在108/106縣道舊線上 中正路在此被迫轉了個彎
中正路/文化一路口 105縣道 左轉往龜山/右轉往八里
有沒有看到? 還是有兩個指示牌,默默的等著主人回來
105縣道地圖2
從中正路到八德路之間的105縣道大致新舊線相同,直到八德路口又有了變化。八德路口在這裡和文化一路瀟灑的分道揚鑣,朝著機場捷運林口站邁進。不過這一小段的八德路本身就是利用當年舊線改編而成,因為中山高的開闢讓林口龜山兩地之舊路被迫相隔,猶如河之兩岸對望般之無奈。
文化一路/八德路口
八德路
與交流道會合
遙望對面的龜山鄉
當年105縣道舊線最熱鬧的點是在龜山鄉靠近林口鄉,過去被稱為公西的地區。公西又稱為下苦苓林,這條老街除了是當地,更因為這裡從以前到現在就是著名的軍營,除了南來北往的人士之外,阿兵哥更是這老街的主力消費大宗,在三十幾年前,伴隨著旅社、妓女和香肉等店家,這一帶就像是金門馬祖一樣。如今這一帶因為長庚醫院和中山高的設立而沒落,但不變的是這一帶的人潮,平和的移轉又升級為以長庚醫院為主的商圈,香肉妓女被醫師護士和病患家屬取代。軍營倒是沒有撤離,仍然堅守崗位,守護這塊台地的安全。這一帶的舊線都還算好認,唯一要注意的是靠近忠義路口,在文三一街完工之後,忠義路一小段的舊線被公園取代之。
從龜山望林口
復興街
文化三路/復興街口
復興街
老街上的老房子
105舊線向左走
左邊軍營右邊工廠
回頭看這條路
文三一街口 前方道路已被公園取代
忠義路二段/文三一街口
大崗公園
通過一段寬闊的忠義路之後,旋即轉入大湖一路,又回到了舊線的生活中。大湖一路大致上和復興街一樣,維持著老街的風貌,但相對於復興街來說,這裡幾乎沒有太多的商業氣息,回歸到單純的住宅環境。一直到前方忽然變成新興街之後,商店似乎又回來了。沒有錯,離開軍營之後,這裡則是被一堆"未來警察"取代,因為這裡鄰近中央警察大學,當然是這些未來警察的地盤。不過熱鬧沒多久又回到了原本的寂靜,在老屋和廢棄屋之中,新興街悄悄的被忠義路併吞,結束了這一段距離不短的舊線。
忠義路二段
忠義路二段/大湖一路口
坪頂派出所
大湖一路/大湖一路106巷口 右轉桃6鄉道
大湖一路
大湖一路/新興一街口
大崗國小
往前變成新興街
新興街/福德街口
頂湖公園
新興街/新興一街口
新興街商圈
桃11鄉道/新興街口
新興街/樹人路口 右轉可往桃園市 虎頭山 中央警察大學
新興街 旁邊為軍營 左邊則是一堆老屋
新興街末端
和林口八德路類似的設計
新興街/忠義路口
105縣道地圖3
從新興街到忠義路這一大段路途乃人煙稀少的山區,在寬闊的忠義路旁,還有一條與之平行的舊路,在去年十月被整編為光華路,取其光華坑之地名而來。光華坑,舊名公華坑,乃因一個叫公華的人來此開發而得名。在忠義路快要到終點之前,光峰路在此分離,想藉此證明105香火原本一路延伸到市區。光峰路和楓樹坑一帶一樣以別墅和透天為主,不過在中間有一片廣大的大樓群,這裡是改建後的千禧新城,旁邊還有間小巧的眷村博物館,記錄著龜山鄉眷村大鎮的輝煌歷史。
楓樹坑橋
光峰路/光榮路口
楓樹國小
光峰路/長峰路口
光峰路
光峰路/長壽路口
光峰路/長峰路口
千禧新城
眷村博物館
離開眷村之後光峰路也進入尾聲,不過在這裡要特別留意,這裡有兩座橋,第一座橋有著藍色關渡橋影子的才是正宗的105縣道舊線,這座橋原本叫龜山橋,經過改造之後真的有點山寨版關渡橋的感覺。通過該橋之後105縣道舊線在此劃下了句點,結束了命運多舛的路途。
光峰路/金山街口
光峰路/育英街口
光峰路/自強西路口
光峰路
改建後的龜山橋
光峰路/永吉街口
萬壽路二段/光峰路口
同場加演
如果不是在光峰路口轉,就會轉到大同路。在這個路口有著新蓋的壽山國中。等一下,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的感覺?市的,通過大同橋和萬壽路口之後,就會看到之前介紹過的桃8鄉道,一條通往樹林市區之路徑。有生之年能夠把桃8鄉道和105舊線來個紀錄大結合,真的是一件非常amazing的感覺!
龜山國中
大同路/自強西路口
從那裡看龜山橋
大同橋
大同路/萬壽路二段口 前方為桃8鄉道 可通往大棟山和樹林
相對於105縣道舊線之悽慘,不久前才改線的新線可就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康莊大道。沿線不是高規格就是高待遇,和舊線實在相差天差地遠。至於那些舊線,就讓這些舊線在紅土中安息,或許在未來,這些住戶有一天知道自己的住宅有著如此令人驚豔的命運時,也會更加深刻的愛鄉愛土,這才是真正的本土化。
1987 To Err Is Humane 標錯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