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車站系列 穿越陰間城市 捷運文山線 辛亥站 BR9
辛亥站 BR9
Xinhai Station
捷運文山線 MRT Wenshan Line
台北市文山區興泰里12鄰辛亥路四段128號
出口:1
普通閘門:3
輪椅閘門:1
團體票閘門:1
詢問處:1
單程票售票機:3
兌幣兌抄機:1
悠遊卡加值機:1
悠遊卡單抄加值機:0
悠遊卡售卡/加值機:1
悠遊卡受卡/加值/兌幣兌鈔機:0
ATM:1
廁所位置:付費區內第一層
營運資訊
票價
門牌號碼
紀實碑
三格圖
辛亥站,顧名思義就是以辛亥路為名之站。最早本站命名為萬美街,後來則依照最大路名命名為辛亥站。辛亥站前的軍營一向是當地最醒目的建築,而在進入辛亥站之前更有一長串通過軍營的隧道,加上之後的福州山隧道,似乎是為文山區多山又多機關的地形下了最好的註腳。但多山丘所造就的陰間天際線,更是從辛亥站開始連續三站都處在這種氛圍之下,在清明節前後,更能看出這一帶的繁盛。
本站位於辛亥路四段,和萬芳醫院站一樣都是平行轉乘公車。不過附近因為正對著大軍營,加上住宅區又多在山丘上,公車的路線也比較少,轉乘效益不若萬芳醫院之強;此外,離捷運站比較近的只有對面新蓋好的一排捷運共構大樓和附近的老舊公寓,也降低了本站的使用率。反而是捷運站後面一排山丘,滿滿的都是數十年前先人留下的墳墓,這裡是文山區十和十一號公墓,這些公墓還只是開胃菜,真正的主菜在麟光站。為了降低這一帶的靈異氣氛,在入口處有著文山區唯一的捷運藝術雕像,不過奇怪的是,網路上對於這個作品的資料還真是少之又少,正確來說,在淡水線完工之前,這座雕像和已經消失的大安站分隔島作品"下班的魚"均為台灣首座捷運藝術作品。
捷運辛亥站公車站(往木柵、新店)
捷運辛亥站一公車站(往木柵、新店)
捷運辛亥站公車站(往市區、大安)
辛亥站外觀和萬芳社區站類似,但相對於萬芳社區站,辛亥站的橙色部份比較多,使得當年周圍都以灰色構築的周圍當中,辛亥站的配色顯得特別醒目。和萬芳社區一樣,本站只有單一出口,正對著辛亥路四段130巷,巷口有大量的自行車停車格,使用率還算不錯。
辛亥站外觀
辛亥站大門
辛亥站外之藝術雕像
自行車停車格
穿越軍營的軌道
辛亥站聯合開發大樓
進入站內,站內設計大致上和萬芳社區一樣,店面閒置、單一出口、閘門數量少、連進站之後盥洗室和電扶梯也是左右對稱,可說是萬芳社區站的姐妹站。不同的是,由於進站範圍小,因此所有機器被迫擺成兩排擺置。但以目前人數來看,真要和萬芳醫院站一樣更新,可能還要排到很後面的序位。此外在這一站,盥洗室旁邊的牆壁也變回白色藍條的標準模式;而柱子則漆成和外牆一樣的橙色,顯得特別醒目。
進出站閘門和詢問處
店面和ATM
機器群前排
機器群後排
回頭看閘門和詢問處
最後來看月台,月台方向也是和萬芳社區站差不多,一組電扶梯搭配一組電梯,再加上一個月台,左右對稱,即為本站月台的結構。在本站的第二月台,遠遠望去可以看到之前提到的文山區第十和第十一公墓,也正好呼應著隧道另一邊的殯儀館,也為之後的麟光站揭開序曲。
第二月台電扶梯和女盥洗室
第二月台指標
第二月台和電扶梯
第二月台
第一月台電扶梯和男盥洗室
第一月台指標
第一月台
第一月台和電扶梯
第一月台
離開辛亥站之後,開始加速穿越長長的福州山隧道,在陰間好兄弟的加持之下,終於進入了台北市區,編織出更多的捷運故事。但唯一擺脫不掉的,是沿線的好兄弟,到麟光站只會越來越多。
上一站:萬芳醫院站
下一站:麟光站(未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