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觀音山 北53鄉道
北53鄉道地圖
北53鄉道資料:
行政區:台北縣八里鄉、五股鄉
起點:台北縣八里鄉北53鄉道/北50鄉道口
終點:台北縣五股鄉民義路二段+三段/五林路口
里程數:6.316km
寬度:6~12m
車道分配:雙向1~2車道
行經道路:台北縣八里鄉華富山-五股鄉凌雲路三段-民義路二段
觀音山的鄉道不少,但如果要選一條最能代表觀音山精神的,就非北53莫屬了。北53和觀音山一樣,是唯一橫跨五股八里兩個鄉的鄉道,而且兩鄉的里程對半平均,可說是和觀音山幾乎雷同。而北53上還有著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這個管理處更鞏固了北53在觀音山上的老大地位,其他鄉道看到北53,也不得不低頭,因此站在北53的至高點(海拔350m),所有的鄉道和台64都要臣服在他的腳下。
為了便於爬山,因此本鄉道利用逆樁拍攝。北53終點位於民義路二段和五林路交叉口,該交叉口由於鄰近多個工業區,經常可以看到許多大貨車不顧危險表演90度的回轉大秀,而且這裡是個有坡度的路口,不過那邊的司機都照開不誤。該路口最小的路段為民義路三段,實際上這個點網路上查不到,不知道能不能算是一條神祕的路段?
北53終點 ←五股 108縣道 林口↑ | 民義路三段→
養護終點
沿著北53逆樁向上,以鄉道標準來說,北53在五股端路況可說是相當的好,都能維持雙向兩車道的水準。或許是杳無人煙,加上走在稜線上,以及沿線只剩下墓園的關係,這裡的車輛極少,但嚴格說起來這裡如果能多多宣導,可說是當地一個重要的山區捷徑。這裡剛好是五股和八里的交界線,因此從樹林中的縫隙還可以遠遠的看到八里市區,以及台灣海峽,景觀美不勝收。只可惜這條路似乎不太受到工務局的青睞,雖然路況良好,可是里程牌卻只有終點的6.5k,五股鄉境內就再也找不到其他的里程數,而且這6.5k以公路總局資料來說搞不好是多餘的,因為公總的資料是6.3k,而6.6k則是98年工務局的資料。在通過中直路口之後,左邊的圍牆宣告了正式進入北觀處管轄的範圍內。沿線依舊保持著林蔭大道的美景,但我搞不懂為什麼沿線都是插著北50,而不是北53,似乎總是有人喜歡在這數字上動手腳。
6.5k
民義路二段
私人墓園
遠眺八里市區和台64快速道路
北53鄉道/北49鄉道口 ←八里 北49鄉道
5k
凌雲路三段
傳說中的一直線 杳無人煙
民義路二段/中直路/凌雲路三段口 往北55鄉道 五股→
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凌雲路三段
林蔭大道
北53-1指標預告(不知道為什麼 沿線都是北50)
抵達北53-1的路口,在該篇文章有提到,北53-1起點開始走的路線為凌雲路之新線,而舊線留給了北53往上。選擇舊線往上不久,這裡就是北觀處遊客中心,也是北觀處的大本營所在。在這裡可以遠眺台北盆地,天氣好的時候台北101可以看的一清二楚。這裡爬山的遊客不少,但是並無一般公車路線,若一般遊客想要來此地,必須要在假日搭乘接駁公車前往,或是自行開車上山。通過北觀處不久,就會看到一個叉路口,在這裡左轉往上爬,就會爬到本鄉道的最高點(海拔350m),也是五股和八里的交界處。通過這交界處之後,北53進入八里鄉,展開另一段新的故事。
凌雲路三段新舊線 ↑八里 北53鄉道 | 北53-1鄉道 五股↑
凌雲路三段舊線
北53舊牌
北觀處到了
在這裡喝咖啡真的會很自在
北觀處遊客中心
遠眺台北盆地
北觀處廣場
北觀處門前的凌雲路三段
觀音山接駁公車(假日限定)
接駁公車時刻表
此路口向左轉 直走為凌雲路舊線
獅子公園
即將登頂
北53最高點 五股鄉/八里鄉交界
進入八里的北53,或許是從背海一下子變成面海,這樣的風水固然是寶地,卻也使其成為許多墳墓亂葬的大本營,而且和五股境內相比,五股段多半是有重質不重量的少量墓園,但八里段卻數量變多,且毫無章法的任意規劃,結果就是墓園數量多,沒人想清理的惡性循環至今。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進入八里之後,沿線的里程數回來了,而且是用復刻版的里程碑亮相,正好呼應了山上那滿坑滿谷的墓碑。沿北53下山,景致不遜於五股段的景色,從這裡看過去可以看到台北港,如果是在傍晚來還可以看到那印在海面的夕照,很想讓人多看那一眼。
北53鄉道
八里鄉旅遊導覽圖
開始下坡
2k
2k舊碑
唯一比較接近山壁的路段
遠眺台北港
遠看就是台灣海峽
路幅變窄
1.5k
又回到雙向二車道
八里鄉最有名的墓地就是在這條鄉道上的違法靈骨塔,在1.3k之處,從三十幾年前這裡是台灣有名的地下靈骨塔大本營,全盛時期曾經有十幾座林立在八里山頭。不過這些靈骨塔後來都被查光,唯一倖存的華富山也在十年前被勒令停業,從此荒廢至今,成了有名的靈異鬼屋。幸好通過這裡之後,北53就再也沒有其他的墓地來騷擾,轉而代之的是當地的老住家,老聚落證明這裡的開發歷史。和北50一樣,八里最有名的農產品是文旦,通過1k之後的北53鄉道沿線有不少農家,依舊保持著幾十年前那純樸又悠閒的生活步調,沒有被山上的雜亂之氣影響。很快的接近本鄉道之起點,正如之前所提及,北50在這裡出現了!它是橫亙八里淺山地帶的東西向鄉道,連絡八里市區和渡船頭。北53在這裡作為起點,也作為筆者旅程的結束。
毀壞的納骨塔
1k
1k舊碑
北53舊牌
八里華富山
遠眺淡水河口
急速下坡
山路結束
即將到達起點
北53起點 ←八里 北50鄉道 渡船頭→
結束之前還是要提一下養護起點,北53的養護起點鬧雙胞了。在北53-1有插一面養護起點,不過那並不是正確的。正確的版本在這裡,而這裡也插了正確版本。而且一直到現在這兩個養護起點的牌子都還存在,搞不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另一個分身。
北53起點+養護起點
另一面錯誤的養護起點(在北53-1上)
飛越觀音山的北53鄉道,是當地居民的聖山,但也意外讓這裡的陰間氣息特別的濃厚。遙望對面的陽明山、大屯山,遠看近看都可以弄得整整齊齊,毫無亂葬崗的雜亂;反觀觀音山空有那名氣卻被濫用、濫墾、濫伐、濫葬,讓這片原本可以很美好的山林就這樣蹧蹋,著實令人惋惜。在環保觀念提升的現在,是否也該考慮整頓一下這裡的人為破壞,還給觀音山一個公道?
1977 Snuff Bottle Connection 神腿鐵扇功